新闻中心News
凯发官网入口【重走西北角】兰大新闻学子:一场感知绵阳魅力的研学之旅
7月16日至7月22日,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中国甘肃网组织的第十四届“重走中国西北角”师生在四川绵阳开展接力采访活动。 绵阳之行,兰大新闻学子紧扣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西部实践”这一活动主题,聚焦绵阳的历史底蕴、科技发展、融媒生态、乡村振兴等方面,深入企业、乡村进行采访观察,发表系列报道。 访基层、看收获、谈发展、析经验,新闻学子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绵阳乡村振兴新变化,介绍科技创新新成果、展现西部发展新作为。 文化传承与创新:历史与现代的对线日,师生一行参观位于富乐山下的绵阳市博物馆新闻中心,听东汉青铜摇钱树、西汉漆木马阵、东汉青铜马及牵马铜俑等精美的文物诉说着绵阳悠久的历史故事。 对“炳林毛笔”非遗技艺的探访则是对传统手工艺的一次深情致敬。“炳林毛笔”至今已传承六代,实现了将传统技法与现代书画家的需求结合,从而制作出更精美实用的毛笔,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坚守与创新。 《绵阳越王楼:焕发新生塑造文化旅游新名片》一文中讲述了越王楼的“重生”历程,自唐代初建以来,历经多次毁坏与重建。直至现代,绵阳市积极响应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政策,于2001年启动越王楼重建项目,历时十余载,2013年正式对外开放。现今,越王楼已成为绵阳市的一张旅游名片,越王楼的“重生”不仅讲述了一座古建筑的修复重生,更是绵阳人对历史文脉的尊重与传承的生动实践。 成员黄韵潇在记者手记《兰大新闻学子走进绵阳感受一座城的魅力》中用“一腔热情穿城过、一城科创展鹏程、一幅底蕴看千秋”概括绵阳的魅力。越王楼上文人骚客留下不朽诗篇,科技之城吸引人才驻留。芙蓉溪畔,两台相距20余米的平阳府君阙南北相望。在绵阳这座城市中深邃历史与现代科技的光芒交相辉映,古代先贤与现代智者在无声中对话,共同见证着时代的创新变迁。 7月21日,兰大新闻学子走进绵阳梓潼,参观中国两弹城博物馆。“干惊天动地事,做隐姓埋名人”,《兰大学子走进绵阳梓潼传承弘扬“两弹一星”精神》一文号召坚持学习先辈们“热爱祖国、无私奉献,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,大力协同、勇于登攀”的“两弹一星”精神。 “两弹一星”精神的滋养为绵阳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,鼓励人们尊重科学、崇尚创新,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土壤。 采访中,分队成员前往绵阳市巨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,了解到巨星永磁通过技术创新,研发出了行业领先的永磁材料产品。《“解码”绵阳巨星永磁的高质量发展》一文中展示了巨星永磁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,计划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集聚,打造千亿级产业园,助力绵阳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材料产业基地的高质量发展路径。巨星永磁的高质量发展,展现了绵阳作为“中国(绵阳)科技城”的硬核实力。 《“绵阳造”玻璃: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》一文中作者以“用匠心精神啃下硬骨头”概括四川虹科集团打破国外企业垄断的决心。虹科成功研发出“王者熊猫”系列玻璃盖板产品,打破了国外企业在高端电子玻璃领域的长期垄断。此外,虹科还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、高速铁路、航空航天等领域。虹科始终秉持自主研发的核心引擎,实业报国的信念驱动着企业不断前行,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。 有力的精神财富凯发官网入口、高水平的科研院所、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人才,形成了强大的创新生态系统。这些要素相互促进,共同推动了绵阳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不断突破和发展,促使其全速迈向创新发展的新阶段。 前进村以党建引领,积极探索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为引领、人才汇聚为支撑、农旅融合为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。乡村治理方面,进行乡风建设,成立乡村治理协会,让乡贤充分发挥调解作用;每年征集村民建议,修订村规民约,促进村民的自治意识;活用数字治理积分制,积分兑换水电费、农机使用资格等。 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,《绵阳芙蓉溪:河湖长制打造“蜀水样板”》一文详述了芙蓉溪生态治理的创新举措“河湖长制”。通过压紧压实河长责任、强化巡河工作、建立多支巡河队伍和志愿服务队、利用“巡河APP”等工具,带动村民参与河湖保护等具体举措,推动芙蓉溪治理深入,使其成为全国幸福河湖建设的典范。 “重走中国西北角”绵阳一行,新闻学子体悟、记录、分享,通过系列采风报道活动,呈现了一个既浪漫又硬核的绵阳形象,也通过这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堂锻炼了自身能力,收获颇丰。 (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硕士生王绘棋;指导教师张华、周兆瑜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) 版权声明:凡注有稿件来源为“中国甘肃网”的稿件,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,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“中国甘肃网”。 【习声回响·共绘幸福画卷】实事可感可及 以民生“温度”标注幸福“刻度”